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教学教案 > 高二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汇编11篇 物理教案模板

时间:2023-08-13 12:11:03 高二教案

  【前言】下面是会员“songchen”分享的高二物理教案汇编11篇,供大家阅读。

高二物理教案

高二物理教案 篇1

  1.[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计算公式]

  1)E=nΔΦ/Δt(普适公式){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ΔΦ/Δt:磁通量的变化率}

  2)E=BLV垂(切割磁感线运动){L:有效长度(m)}

  3)Em=nBSω(交流发电机的感应电动势){Em:感应电动势峰值}

  4)E=BL2ω/2(导体一端固定以ω旋转切割){ω:角速度(rad/s),V:速度(m/s)}

  2.磁通量Φ=BS{Φ:磁通量(Wb),B: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T),S:正对面积(m2)}

  3.感应电动势的正负极可利用感应电流方向判定{电源内部的电流方向:由负极流向正极}

  4.自感电动势E自=nΔΦ/Δt=LΔI/Δt{L:自感系数(H)(线圈L有铁芯比无铁芯时要大),ΔI:变化电流,?t:所用时间,ΔI/Δt:自感电流变化率(变化的快慢)}

  注:

(1)感应电流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或右手定则判定,楞次定律应用要点〔见第二册P173〕;

(2)自感电流总是阻碍引起自感电动势的电流的变化;

(3)单位换算:1H=103mH=106μH.

(4)其它相关内容:自感〔见第二册P178〕/日光灯〔见第二册P180〕

高二物理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演示实验认识加速度与质量和和合外力的定量关系;

(2)会用准确的文字叙述牛顿第二定律并掌握其数学表达式;

(3)通过加速度与质量和和合外力的定量关系,深刻理解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这一规律;

(4)认识加速度方向与合外力方向间的矢量关系,认识加速度与和外力间的瞬时对应关系;

(5)能初步运用运动学和牛顿第二定律的知识解决有关动力学问题.

能力目标

  通过演示实验及数据处理,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实际问题的处理,培养良好的书面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认真的科学态度,严谨、有序的思维习惯.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1、通过演示实验,利用控制变量的方法研究力、质量和加速度三者间的关系:在质量不变的前题下,讨论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在力不变的前题下,讨论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

  2、利用实验结论总结出牛顿第二定律:规定了合适的力的单位后,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从比例式变为等式.

  3、进一步讨论牛顿第二定律的确切含义:公式中的表示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而不是其中某一个或某几个力;公式中的和均为矢量,且二者方向始终相同,所以牛顿第二定律具有矢量性;物体在某时刻的加速度由合外力决定,加速度将随着合外力的变化而变化,这就是牛顿第二定律的瞬时性.

教法建议

  1、要确保做好演示实验,在实验中要注意交代清楚两件事:只有在砝码质量远远小于小车质量的前题下,小车所受的拉力才近似地认为等于砝码的重力(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是否证明);实验中使用了替代法,即通过比较小车的位移来反映小车加速度的大小.

  2、通过典型例题让学生理解牛顿第二定律的确切含义.

  3、让学生利用学过的重力加速度和牛顿第二定律,让学生重新认识出中所给公式.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牛顿第二定律

教学难点: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示例:

  一、加速度、力和质量的关系

  介绍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先研究在质量不变的前题下,讨论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再研究在力不变的前题下,讨论质量和加速度的关系.介绍实验装置及实验条件的保证:在砝码质量远远小于小车质量的条件下,小车所受的拉力才近似地认为等于砝码的重力.介绍数据处理方法(替代法):根据公式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物体产生加速度之比等于位移之比.

  以上内容可根据学生情况,让学生充分参与讨论.本节书涉及到的演示实验也可利用气垫导轨和计算机,变为定量实验.

  1、加速度和力的关系

  做演示实验并得出结论:小车质量相同时,小车产生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小车上的力成正比,即,且方向与方向相同.

  2、加速度和质量的关系

  做演示实验并得出结论:在相同的力F的作用下,小车产生的加速度与小车的质量成正比,即.

  二、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加速度定律)

  1、实验结论:物体的加速度根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即,或.

  2、力的单位的规定:若规定:使质量为1kg的物体产生1m/s2加速度的力叫1N.则公式中的=1.(这一点学生不易理解)

  3、牛顿第二定律:

  物体的加速度根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方向跟引起这个加速度的力的方向相同.

数学表达式为:.或

  4、对牛顿第二定律的理解:

(1)公式中的是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举例: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在水平面上加速运动,使物体产生加速度的合外力是物体

  所受4个力的合力,即拉力和摩擦力的合力.(在桌面上推粉笔盒)

(2)矢量性:公式中的和均为矢量,且二者方向始终相同.由此在处理问题时,由合外力的方向可以确定加速度方向;反之,由加速度方向可以找到合外力的方向.

(3)瞬时性:物体在某时刻的加速度由合外力决定,加速度将随着合外力的变化而变化.

  举例:静止物体启动时,速度为零,但合外力不为零,所以物体具有加速度.

  汽车在平直马路上行驶,其加速度由牵引力和摩擦力的合力提供;当刹车时,牵引力突然消失,则汽车此时的加速度仅由摩擦力提供.可以看出前后两种情况合外力方向相反,对应车的加速度方向也相反.

(4)力和运动关系小结: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决定物体产生的加速度:

  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同——→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当物体受到合外力的大小和方向保持不变、合外力的方向和初速度方向沿同一直线且方向相反——→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以上小结教师要带着学生进行,同时可以让学生考虑是否还有其它情况,应满足什么条件.

  探究活动

  题目:验证牛顿第二定律

  组织:2-3人小组

  方式:开放实验室,学生实验.

  评价:锻炼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

高二物理教案 篇3

一、预习目标

  预习光的颜色是干什么排列的,以及什么事光的色散现象?

二、预习内容

  1、光的颜色 色散:

(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由条纹间距x与光波的波长关系为,可推知不同颜色的光,其不同,光的颜色由光的决定,当光发生折射时,光速发生变化,而颜色不变。

(2)色散现象是指: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为的现象。

(3)光谱: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后各种色光按其的大小有序排列。

  2、薄膜干涉中色散:以肥皂液膜获得的干涉现象为例:

(1)相干光源是来自前后两个表面的,从而发生干涉现象。

(2)明暗条纹产生的位置特点:来自前后两个面的反射光所经过的路程差不同,在某些位置,这两列波叠加后相互加强,出现了,反之则出现暗条纹。

  3、折射时的色散

(1)一束光线射入棱镜经折射后,出射光将向它的横截面的向偏折。物理学中把角叫偏向角,表示光线的偏折程度。

(2)白光通过棱镜发生折射时,的偏向角最小,的偏向角最大,这说明透明物体对于波长不同的光的折射率不一样,波长越小,折射率越 。

(3)在同一种物质中,不同波长的光波传播速度,波长越短,波速越 。

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们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疑惑点 疑惑内容

  课内探究学案

(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色散现象

  2、观察薄膜干涉现象,知道薄膜干涉能产生色散,并能利用它来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3、知道棱镜折射能产生色散,认识对同一介质,不同颜色的光折射率不同

  4. 本节的重点是薄膜干涉、白光通过三棱镜的折射情况

(二)学习过程:

【导读】仔细阅读教材P56-58,完成学习目标

  1、 回顾双缝干涉图样,比较各种颜色的光产生的条纹间的距离大小情况

  2、 据双缝间的距离公式x= ,分析出条纹间的距离与光波的波长关系,我们可以断定,

  3、 双缝干涉图样中,白光的干涉图样是彩色的说明

  4、 物理学中,我们把 叫做光的色散;含有多种颜色的光被分解后,各种色光 就是光谱

  5、 什么是薄膜干涉?请举出一实例

  6、 薄膜干涉的原理:

  7、 薄膜干涉的应用:

  8、 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在棱镜的另一侧出现什么现象?

  9、 总结本节课色散的种类: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光的颜色由决定。

  2.一束日光穿过棱镜,白光会分散成许多不同颜色的光,在屏上出现由到连续排列的七色彩光带,称为。这是由于棱镜对各种色光的程度不同而引起的。

  3.一束单色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则其频率,波长,传播速度。(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4.一束白光经过玻璃制成的三棱镜折射后发生色散。各种色光中,色光的偏折角最大,色光偏折角最小。这种现象说明玻璃对色光的折射率最大,对色光的折射率最小。

  5.如图所示,红光和紫光分别从介质1和介质2中以相同的入射角射到介质和真空的界面,发生折射时的折射角也相同。设介质1和介质2的折射率分别为n1、n2,则 ( )

=n2

课后练习与提高

  1.一束红光和一束紫光以相同的入射角沿CO方向入射半圆形玻璃砖的下表面,之后沿OA,OB方向射出,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是红光,穿过玻璃砖的时间较短

  是红光,穿过玻璃砖的时间较短

  是紫光,穿过玻璃砖的时间较长

  是紫光,穿过玻璃砖的时间较短

  2.如图所示,一束白光通过玻璃棱镜发生色散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红光的偏折最大,紫光的偏折最小 B.红光的偏折最小,紫光的偏折最大

  C.玻璃对红光的折射率比紫光大 D.玻璃中紫光的传播速度比红光大

  3.如图所示,一束红光和一束蓝光平行入射到三棱镜上,经棱镜折射后,交会在屏上同一点,若n1和n2分别表示三棱镜对红光和蓝光的折射率,则有? ( )

  n2,a为红光,b为蓝光 ,a为蓝光,b为红光

  4.一细束红光和一细束紫光分别以相同入射角由空气射入水中,如图标出了这两种光的折射光线a和b,r1、r2分别表示a和b的折射角,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为红光折射光线,b为紫光折射光线

  为紫光折射光线,b为红光折射光线

  C.水对紫光与红光的折射率n1与n2之比n1∶n2=sinr1∶sinr2

  D.紫光与红光在水中波速v1与v2之比v1∶v2=sinr1∶sinr2

  5.如图所示,一束复色可见光射到置于空气中的平板玻璃上,穿过玻璃后从下表面射出,变为a、b两束平行单色光,则 ( )

  A.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较大 光在玻璃中传播的速度较大

  光的频率较大 光的波长较长

  6.一束复色光由空气射向玻璃,发生折射而分为a、b两束单色光,其传播方向如图所示。设玻璃对a、b的折射率分别为na和nb,a、b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分别为va和vb,则 ( )

  7.某同学为了研究光的色散,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墙角放置一个盛水的容器,其中有一块与水平面成45角放置的平面镜M,如图所示,一细束白光斜射向水面,经水折射向平面镜,被平面镜反射经水面折射后照在墙上,该同学可在墙上看到 ( )

  A.上紫下红的彩色光带 B.上红下紫的彩色光带

  C.外红内紫的环状光带 D.一片白光

  8.如图所示,横截面是直角三角形ABC的三棱镜对红光的折射率为n1,对紫光的折射率为n2。一束很细的白光由棱镜的一个侧面AB垂直射入,从另一个侧面AC折射出来。已知棱镜的顶角A=30,AC边平行于光屏MN,且与光屏的距离为L,求在光屏上得到的可见光谱的宽度。

  预习内容答案:x=(L/d) 波长 频率 单色光 波长 反射光

  亮条纹 两次 下方 红色光 紫色光 小 不同 小

高二物理教案:光的颜色当堂检测答案:

  1、频率 2、红,紫,光的色散,折射 3、不变,变小,变小 4、紫,红,紫,红 5、B

课后练习与提高

  1、A 2、B 3、B 4、BD 5、AD 6、AD 7、B 8、 -

高二物理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知道点电荷量的概念.

  2.了解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知道原子结构,掌握电荷守恒定律

  3.知道什么是元电荷.

  4.掌握库仑定律,要求知道知道点电荷模型,知道静电力常量,会用库仑定律的公式进行有关的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

  2、通过对原子核式结构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不是创造了电荷,而是使物体中的电荷分开.但对一个与外界没有电荷交换的系统,电荷的代数和不变。

  3、类比质点理解点电荷,通过实验探究库仑定律并能灵活运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体带电的本质,认识理想化是研究自然科学常用的方法,培养科学素养,认识类比的方法在现实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重点: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和库仑力

  难点:利用电荷守恒定律分析解决相关问题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的相关问题,库仑定律的理解与应用。

  教具:丝绸,玻璃棒,毛皮,硬橡胶棒,绝缘金属球,静电感应导体,通草球,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1节电荷库仑定律(第1课时)

(一)引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闪电撕裂天空,雷霆震撼着大地。

  师:在这惊心动魄的自然现象背后,蕴藏着许多物理原理,吸引了不少科学家进行探究。在科学史上,从最早发现电现象,到认识闪电本质,经历了漫长的岁月,一些人还为此付出过惨痛的代价。下面请同学们认真阅读果本第2页“接引雷电下九天”这一节,了解我们人类对闪电的研究历史,并完成下述填空:

  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蒙昧时期的人们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直到1752年,伟大的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师强调:以美国科学家的富兰克林为代表的一些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去捕捉闪电,证实了闪电与实验室中的电是相同的。

  雷电是怎样形成的?(大气中冷暖气流上下急剧翻滚,相互摩擦,云层就会积聚电荷,当电荷积累到一定程度,瞬间发生大规模的放电,就产生了雷电)物体带电是怎么回事?电荷有哪些特性?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遵从什么规律?人类应该怎样利用这些规律?这些问题正是本章要探究并做出解答的。

  师:本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解几种静电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电荷守恒定律

(二)新课教学

  复习初中知识:

  师:根据初中自然的学习,用摩擦的方法可使物体带电,请举例说明。

  生:用摩擦的方法。如: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玻璃棒带正电;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橡胶棒带负电。

  演示实验1:先用玻璃棒、橡胶棒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然后用绸子摩擦玻璃棒或用毛皮摩擦橡胶棒,再靠近碎纸屑看有什么现象?让学生分析两次实验现象的异同;并分析原因。

  教师总结:摩擦过的物体性质有了变化,带电了或者说带了电荷。带电后,能吸引轻小物体,而且带电越多,吸引力就越大,能够吸引轻小物体,我们说此时物体带了电。而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就叫做摩擦起电。

  人类从很早就认识了摩擦起电的现象,例如公元1世纪,我国学者王充在《论衡》一书中就写下了“顿牟掇芥”一语,指的是用玳琩的壳吸引轻小物体。

  后来人们认识到摩擦后的物体所带的电荷有两种: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的所带的电荷是一种,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是另一种。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一、电荷:

  1①把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荷.②把用毛皮摩擦过的硬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称为负电荷.

  2

  3、电荷量:C

“做一做”验电器与静电计

  为了判断物体是否带电以及所带电荷的种类和多少,从18世纪起,人们经常使用一种叫验电器的简单装置:玻璃瓶内有两片金属箔,用金属丝挂在一条导体棒的下端,棒的上端通过瓶塞从瓶口伸出(图甲)。如果把金属箔换成指针,并用金属做外壳,这样的验电器又叫静电计(图乙)

  问:是否只有当带电体与导体棒的上端直接接触时,金属箔片才开始张开?解释看到的现象?

  1、摩擦起电

  摩擦起电的原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特别是离核较远的电子受到的束缚较小。当两个物体互相摩擦时,一些束缚得不紧的电子往往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实质:电子的转移.结果:两个相互摩擦的物体带上了等量异种电荷.得到电子:带负电;失去电子:带正电问:摩擦起电有没有创造了电荷?

  生:没有,摩擦起电是带电粒子(如电子)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师:很多物质都会由于摩擦而带电,是否还存在其它的使物体起电的方式?在学习新的起电方式之前,我们先来学习金属导体模型。

  金属导体模型也是一个物理模型P3(动画演示)

  自由电子: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金属中自由活动。

  带正电的离子:失去电子的原子,都在自己的平衡位置上振动而不移动。

  2、感应起电

【演示】取一对用绝缘柱支持的导体A和B,使它们

  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帖在下部的金属箔是闭合的。

①把带正电荷的球C移近彼此接触的异体A,B(参见

  课本图-1).金属箔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A,B上的金属箔都张开了,表

  示A,B都带上了电荷.提出静电感应概念:

(1)静电感应:把电荷移近不带电的导体,可以使导体带电的现象。

  规律:近端感应异种电荷,远端感应同种电荷(2)利用静电感应使物体带电,叫做感应起电.

(3)提出问题:静电感应的原因?

  带领学生分析物质的微观分子结构,分析起电的本质原因:把带电的球C移近金属导体A和B时,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使导体靠近带电体的一端带异号电荷,远离带电体的一端带同号电荷。如上面的这个演示实验中,导体A和B带上了等量的异种电荷.

【演示】

②如果先把C移走,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实验现象:A和B上的金属箔就会闭合.

③如果先把A和B分开,然后移开C,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金属箔仍张开,表明A和B仍带有电荷;

④如果再让A和B接触,金属箔又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金属箔就会闭合,表明他们就不再带电.这说明A和B分开后所带的是异种等量的电荷,重新接触后等量异种电荷发生中和.

  问:感应起电有没有创造了电荷?

  生:没有。感应起电而是使物体中的正负电荷分开,是电荷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感应起电也不是创造了电荷。

  师:无论是哪种起电方式,其本质都是将正、负电荷分开,使电荷发生转移,并不是创造电荷。

  得出电荷守恒定律.三、电荷守恒定律: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

  师:电荷守恒定律是物理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四、元电荷

  师:迄今为止,科学家实验发现的最小电荷量就是电子所带的电荷量。质子、正电子所带的电荷量与它相同,但符号相反。人们把这个最小的电荷量叫做元电荷。元电荷:电子所带的电荷量,用e表示。e=×10-19C注意:迄今为止,发现所有带电体的电荷量或者等于e,或者等于e的整数倍。就是说,电荷量是不能连续变化的物理量。

(三)小结

高二物理教案 篇5

  次声波和超声波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什么是次声波和超声波

  2、使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次声波和超声波.

教学建议

  因多普勒效应和此声波、超声波两节的内容少,建议用一个课时.

  本节重点是掌握声波的概念和形成声波的条件.学习中要了解声波能够发生反射、衍射、干涉等现象.声波反射时能听到回声,利用回声可以测速或测距.声波发生共振时称为共鸣现象.

  声波能离开空气在真空中传播吗?为什么?

  解答:不能.因为声波是机械波,必须有介质,声波才能传播.空气、水、玻璃等都可以作为传播声波的介质.如果发声体的周围没有传声介质,声波无法向外传播,人们就不会听到声音,所以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让学生了解声波有次声波、声波、超声波,它们是按频率划分的.了解它的利用和危害.

教师阅读下列表:

  项目

  声波

  备注

  概念

  声源的。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声波

  声波是机械波,具有波的一切特征,能发生反射、衍射、干涉等现象

产生的条件

  与介质、温度有关,标准状况下,空气中声速为332m/s,运算时常取340m/s

  声波的波长范围

——17cm

  人耳能听到的声波频率范围

  20Hz——Hz

高二优秀物理教案 篇6

  知识目标

  1、掌握波长、频率、波速的物理意义;

  2、能在机械波的图象中识别波长;

  3、掌握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一关系进行计算和分析问题;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材料、识别图象、钻研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

  本节的重点是理解波长的含义及公式的含义;要求对公式能灵活应用,学习中要理解波的传播速度的`特点,掌握波速、频率、波长各由什么因素决定,减少理解概念出错的机会。为了很好的理解波速、频率、波长各由什么因素决定,解释如下:

  波的传播速度,其中三个量相互关联;从公式上看,似乎任意一个量改变都会影响其他两个量;不少的初学者都会产生这样的认识,其实不然,那么都是受谁决定的呢?

(1)周期和频率:只取决于波源,而与无关;

(2)波速决定于介质的物理性质,它与无直接关系。

(3)波长,则决定于和,只要和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其值必然发生变化,而保持的关系。

  波长、频率和波速的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重点: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波长、频率和波速之间的关系

  教学方法:讨论法

  教学用具:横波演示器、计算机多媒体

高二物理教案 篇7

  定义:

  电势差是衡量单位电荷在静电场中由于电势不同所产生的能量差的物理量。

  电场中两点的电势之差叫电势差,依教材要求,电势差都取绝对值,知道了电势差的绝对值,要比较哪个点的电势高,需根据电场力对电荷做功的正负判断,或者是由这两点在电场线上的位置判断。

  电流之所以能够在导线中流动,也是因为在电流中有着高电势和低电势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叫电势差,也叫电压。换句话说。在电路中,任意两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这两点的电压。通常用字母V代表电压。

  电源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的装置。

  电压的大小可以用电压表(符号:V)测量。

  串联电路电压规律:

  串联电路两端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和。

  公式:ΣU=U1+U2

  并联电路电压规律:

  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

  公式:ΣU=U1=U2

  欧姆定律:U=IR(I为电流,R是电阻)但是这个公式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串联电压之关系,总压等于分压和,U=U1+U2.

  并联电压之特点,支压都等电源压,U=U1=U2

高二物理人教版教案 篇8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知道直线上机械波的形成过程

②知道什么是横波,波峰和波谷

③知道什么是纵波,密部和疏部

④知道"机械振动在介质中传播,形成机械波",知道波在传播运动形式的同时也传递了能量

  2、能力目标:

①培养学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

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机械波的形成过程及传播规律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

  实验探索和计算机辅助教学

四、教具

  丝带、波动演示箱、水平悬挂的长弹簧、音叉

五、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演示]抖动丝带的一端,产生一列凹凸相间的波在丝带上传播(激发兴趣,引出课题)

  在这个简单的例子中,我们接触到一种广泛存在的运动形式--波动,请同学们再举出几个有关波的例子。(学生举例,活跃气氛;让学生在大量生活实例中感触波的存在,增强感性认识。)

  学生会列举水波、声波、无线电波、光波。教师启发,大家听说过地震吗?学生会想到地震波。

  水波、声波、地震波都是机械波,无线电波、光波都是电磁波。这一章我们学习机械波的知识,以后还会学习电磁波的知识。

(二)进行新课

  现在学习第一节,波的形成和传播。

【板书】一、波的形成和传播

[演示]拨动水平悬挂的柔软长弹簧一端,产生一列疏密相间的波沿弹簧传播;

[演示]敲击音叉,听到声音,这是声波在空气中传播(指明,虽然眼睛看不到波形,但它客观存在,也是疏密相间的波形)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波产生的条件:①波源,②介质。(为研究波的形成奠定基础)

  波是怎样形成的呢?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波形?波传播的是什么呢?(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板书】实验探索

  发放"探索波的形成和传播规律"的实验报告,进行实验探索并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探索波的形成原因和传播规律

  实验(一),学生分组实验:每两人一条丝带(60cm左右),观察丝带上凹凸相间的波。

  实验步骤:

(1)、将丝带一端用手指按在桌面上,手持另一端沿水平桌面抖动,在丝带上产生一列凹凸相间的波向另一端传播。

(2)、在丝带上每隔大约2~3cm用墨水染上一个点,代表丝带上的质点。重复步骤(1)。观察丝带上的质点依次被带动着振动起来,振动沿丝带传播开去,在丝带上形成凹凸相间的波。

①思考:丝带的一端振动后,为什么后面的质点能被带动着运动起来?如果将丝带剪断,后面的质点还能运动吗?

②分析:丝带上凹凸相间的波形是怎样产生的?(可以参阅课本第3页)

③观察丝带上的质点是否随波向远处迁移?

  实验(二),观察波动演示器上凹凸相间的波:(因器材有限,可以教师操作,引导学生注意观察)

  实验步骤:

(1)、逆时针转动摇柄,演示屏上的质点排成一条水平线。(表示各质点都处在平衡位置)

(2)、顺时针转动摇柄,各个质点依次振动起来。(注意观察各个质点振动的先后顺序)

  现象:①后面的质点总比前面的质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从总体上看形成凹凸相间的波。

②各质点的振动沿方向,波的传播沿方向,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

③质点是否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这种波叫做横波,在横波中凸起的最高处叫做波峰,凹下的最低处叫做波谷。

  实验(三),观察弹簧上产生的疏密相间的波。

  实验步骤:

(1)、拨动水平悬挂的柔软长弹簧一端,产生一列疏密相间的波沿弹簧传播。

(2)、在弹簧上某一位置系一根红布条,代表弹簧上的质点,重复步骤(1)。

①观察::红布条是否随波迁移?说明了什么?

②分析:弹簧上疏密相间的波形是怎样产生的?(类比丝带上波产生的分析方法,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实验(四),观察波动演示器上疏密相间的波:

  实验步骤:

(1)、逆时针转动摇柄,演示屏上的质点排成一条水平线。

(2)、顺时针转动摇柄,各个质点依次振动起来。

  现象:①后面的质点总比前面的质点开始振动的时刻,从总体上看形成疏密相间的波。

②各质点的振动沿,波的传播沿方向,质点振动方向与波的传播方向。

③质点是否沿波的传播方向迁移?

  这种波叫做纵波,在纵波中最密处叫做密部,最疏处叫做疏部。

  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①不论横波还是纵波,介质中各个质点发生振动并不随波迁移。因此,波传播的是,而不是介质本身。

②波传来前,各个质点是静止的,波传来后开始振动,说明他们获得了能量。这个能量是从波源通过前面的质点传来的。因此:波是传递的一种方式。

【板书】1、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形成机械波。

  2、机械波的分类:横波、纵波

  3、波传播的是振动形式,是振动的能量。

(三)知识应用:

  1、课本中提到地震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你能想象在某次地震时,位于震源正上方的建筑物,在纵波和横波分别传来时的振动情况吗?为什么?(从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

  2、本来是静止的质点,随着波的传来开始振动,有关这一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有:

  A、该现象表明质点获得了能量

  B、质点振动的能量是从波源传来的

  C、该质点从前面的质点获取能量,同时也将振动的能量向后传递

  D、波是传递能量的一种方式

  E、如果振源停止振动,在介质中传播的波也立即停止

  F、介质质点做的是受迫振动

(四)布置作业:

  1、书面作业:列举生活中常见的有关机械波的例子(横波、纵波各一例)简述它们是如何形成的。(培养学生观察生活并用所学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2、动脑作业:发生地震时,从地震源传出的地震波为什么能造成房屋倒塌、人员伤亡的事故?请用本节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学以致用,巩固提高)

高二物理教案 篇9

教学目的:

  1、知道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掌握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并在具体问题中判断动量是否守恒。

  2、学会沿同一直线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的动量守恒定律的推导。3.知道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用的基本规律之一。

教学重点:

  重点是动量守恒定律及其守恒条件的判定。

教学难点:

  难点是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教具:

  1、气垫导轨、光门和光电计时器,已称量好质量的两个滑块(附有弹簧圈和尼龙拉扣)。

教学过程:

  前面已经学习了动量定理,下面再来研究两个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所组成的物体系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二者发生相互作用前后各自的动量发生什么变化,整个物体系统的动量又将如何?

  1、从生活现象引入:两个同学静止在滑冰场上,总动量为0,用力推开后,总动量为多少?(接下来通过实验建立模型分析)

  2、实验:

  1)准备:在已调节水平的气垫导轨上放置两个质量相等的滑块,用细线连在一起处于被压缩状态

  2)解说实验操作过程

  3)实际操作

  4)实验结论:两个物体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它们的总动量是一样的

  3、理论推导总结出动量守恒定律并分析成立条件

  1)推导:

  碰撞之前总动量:P=P1+P2=m11+m22

  碰撞之后总动量:P=P1+P2=m11+m22

  碰撞过程:F1t=m11-m11

  F2t=m22-m22

  由牛三定律有:F1t=-F2t

  m11-m11=-(m22-m22)

  整理:m11+m22=m11+m22

  即:P=P

  2)引入概念:

  1、系统:相互作用的物体组成系统。

  2、外力:外物对系统内物体的作用力

  3、内力:系统内物体相互间的作用力

  分析得到上述两球碰撞得出的结论的条件:

  两球碰撞时除了它们相互间的作用力(系统的内力)外,还受到各自的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使它们彼此平衡。桌面与两球间的滚动摩擦可以不计,所以说m1和m2系统不受外力,或说它们所受的合外力为零。

  结论:相互作用的物体所组成的系统,如果不受外力作用,或它们所受外力之和为零,则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守恒定

  4、动量守恒定律

  1)内容:一个系统不受外力或者所受外力的和为零,这个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

  2)注意点:

①研究对象:系统(注意系统的选取)

②区别:a.外力的和:对系统或单个物体而言

  b.合外力:对单个物体而言

③内力冲量只改变系统内物体的动量,不改变系统的总动量

④矢量性(即不仅对一维的情况成立,对二维的情况也成立,例如斜碰)

⑤同一性(参考系的同一性,时刻的同一性)

⑥作用前后,作用过程中,系统的总动量均保持不变

  5、分析动量守恒定律成立条件:

  b)F合=0(严格条件)F内远大于F外(近似条件)某方向上合力为0,在这个方向上成立

  6、适用范围(比牛顿定律具有更广的适用范围:微观、高速)

  7、小结

高二物理教案 篇10

  等势面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什么是等势面,知道处于静电平衡的导体是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

  2、知道等势面与电场线的关系.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并且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3、理解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类比能力,以及对问题的分析、推理能力等等.

  情感目标

  利用等势面图像的对称美,形态美给学生以美的享受、美的愉悦,让学生自己画图,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鉴别力.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不做功这一特点.

  对于电场线与等势面的关系需要把握:

  (1)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

  (2)电场线由电势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低的等势面.

  通过这两点的理解可以让学生根据等势面的分布大致画出电场线的分布;或是由电场线分布画出等势面的分布,以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

  教学建议

  对于两个电势不同的等势面不能相交这一点,可以作为思考题目,让学生自己进行推导.另外可以让学生采用类比的方法理解等势面,对比重力势能,对比等高线思考等势面的意义,以及采用等势面研究问题的方便之处,培养学生对新知识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需要明确的是:等势面是为了形象的描述电场中各点电势的分布情况而引入的,等势点连接成等势线,等势线又组成等势面,在这里点出:点——线——面,让学生有这一理解过程,同时类比地理上的等高线、等高面,发挥空间想象力,在理解等势面的有关特性时注重推理过程,让学生展开讨论,加深认识.

  教学设计示例

  等势面

  一、课程设计

  1、复习上一节的内容,让学生总结上一节的主要内容.

  2、引入新课

  教师出示图片:

  提出问题1:在点电荷形成电场中有 A B C 三点,若将单位正电荷由 A 点移动到 C 点做功为;把单位正电荷由 B 点移动到 C 点做功为,如果,则 A B 两点有什么关系?单位正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B 点时,电场力做功情况怎样?

  学生分析,教师总结: A B 两点的.电势相同.单位正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B 点时,电场力不做功.

  教师讲解:一般说来,电场中各点的电势不同,但电场中也有许多点的电势相等.我们把电场中电势相等的点构成的面叫等势面.

  下面,我们从几个方面认识等势面:

  (1)在同一等势面上的任意两点间移动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分析:因为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电荷在同一等势面上各点具有相同的电势能,所以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电荷电势能不变,即电场力不做功.

  (2)等势面一定跟电场线垂直,即跟场强的方向垂直.

  分析:假如不是这样,场强就有一个沿着等势面的分量,这样在等势面上移动电荷时电场力就要做功.但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等势面上各点电势相等,沿着等势面移动电荷时电场力是不做功的.所以场强一定跟等势面垂直.

  (3)等势面的排布:前面已经指出,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越来越低.可见,电场线不但跟等势面垂直,而且是由电势较高的等势面指向电势较低的等势面.对比书中的图片,类比等高线与等势面.

  (4)几种典型场的等势面.

  教师出示媒体课件:点电荷的等势面演示:

  有关图片可以参考媒体资料.

  (5)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是一个等势体,它的表面是一个等势面.

  分析:因为导体在静电平衡状态时内部场强处处为零,在导体的任意两点间移动电荷时电场力所做的功为零,因此导体内部各点电势相等.

  推论:地球是一个大导体,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地球以及与它相连的导体是等势体.实际上常取地球和与地球的昂两的导体作为电势的参考位置,认为它们的电势为零.

  由于实际中测定电势比测定电场要容易的多,因此常用等势面来研究电场,即先描绘出等势面的形状和分布,再根据电场线与等势面之间的关系描绘出电场线的分布.

  3、例题讲解练习(参考典型例题)

  4、教师总结:

  (1)为了形象的描述电场中各个点电势的分布情况,由等势面和电场的垂直关系,可以根据等势面的分布情况知道电场的分布情况.

  (2)有关等势面的认识需要注意:

  A、在同一等势面上移动点电荷,电场力不做功;

  B、电场线与等势面垂直;

  C、处于静电平衡状态的导体是等势体,导体表面是等势面;

高二物理《内能》教案 篇11

  教学目标

  (一)知识和技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简单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2、知道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使物体温度升高(或降低),内能改变。

  3、知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

  4、知道做功可以使物体内能改变的一些事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找到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法。

  2、通过实验说明做功与物体内能改变的关系。

  3、通过实验和查找资料,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学生通过实验体验探究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通过实验理解做功与物体内能变化的关系。

  教学重点难点 内能概念、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

  教学准备

  压燃演示器、铁丝(多根)、酒精灯(多只)、烧瓶、皮塞、气筒、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发现,装着开水的开水瓶的塞子有时会被弹出去,塞子的动能从何而来?引入课题:“内能

  一、内能

  通过前面学习知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热运动,同一切运动的物体一样,分子具有动能。

  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所以分子间还有势能。对此,你们想提出什么问题吗?

  提问:分子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什么情况下有分子势能?等等。

  物体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分子的动能就越大,相互吸引或相互排斥的分子之间都存在分子势能。5、归纳: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任何物体都有内能。5、体会:内能是一种不同于物体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二、物体内能的改变

  探究活动:怎样能够使铁丝变热?让学生动手试试。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演示:用酒精灯加热;来回弯折;在其他物体上摩擦等。 启发学生通过观察,找出不同方法的共同现象、特征并交流。(可以对铁丝传热,也可以对铁丝施力。)

  演示:压燃演示器。空气推动皮塞时内能改变。提问:观察到的“白雾”说明了什么?(观察得出: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白雾”说明:内能减少,温度降低,水蒸气发生了液化。

  三、内能

  1、内能: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④存在状态

  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

  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

  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5、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

  温度越高扩散越快。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大。

  四、内能的改变:

  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

  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增大(减小)。

  物体存在状态改变(熔化、汽化、升华)——内能改变。

  反过来,不能说内能改变必然导致温度变化。(因为内能的变化有多种因素决定)

  2、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A、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会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会减少。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①热传递是热量从高温物体向低温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向低温部分传递的现象。

  ②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传递方式是:传导、热传递传递的是内能(热量),而不是温度。

  ③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加;放热温度降低,内能减少。

  ④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能量的多少叫热量,热量的单位是焦耳。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转移。

  C、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区别:由于它们改变内能上产生的效果相同,所以说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但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不同,前者能的形式发生了变化,后者能的形式不变。

  五、作业布置:

  书本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