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综合范文

篮球小组活动方案5篇(篮球小组活动简报)

时间:2024-03-29 09:45:44 综合范文

  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整理的篮球小组活动方案5篇(篮球小组活动简报),以供参考。

篮球小组活动方案5篇(篮球小组活动简报)

篮球小组活动方案1

  为使学生全面发展,学有特长,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我校根据教师资源及学生需求建立课外兴趣小组,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富有特色的课外综合实践活动。为加强对课外活动的研究指导和管理,特制定本活动方案。

  一、活动实施年级

  初一至高三

  二、活动时间

  周二至周五课外活动时间

  三、活动要求

  1、根据学生兴趣特长将各班级的学生重新组合成活动小组,学生可以自愿报选参加兴趣小组。

  2、各兴趣小组安排两名辅导教师,兴趣小组要有班长,班级要有点名册,活动前要点名。

  3、各兴趣小组做到有记录、有指导、有总结。

  4、各兴趣小组保证时间、地点以及活动内容的落实。

  5、组织严密,讲实效,让学生在活动中学技能,长见识,不搞花架子,不搞表面热闹。

  6、教师做到备好课,指导与发展小组成员的理论与技能、素质。活动后做好活动记录。

  7、教导处将进行及时检查、阶段性总结、经验交流及成果展示等活动。

  8、各兴趣小组要办出特色,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开拓学生视野、陶冶学生情操。

  四、注意事项及其他

  1、活动配当表中的小组不包括学校体育队、美术队、音乐队同学。

  2、课外活动期间,各年级主任巡视检查、指导本年级的活动。

  3、指导教师发现缺勤情况马上询问班主任并查找,否则出现意外自己承担责任。

  4、各活动小组教师提前5分钟到位,不准提前下课,否则出现意外,由各小组指导教师承担责任。

  5、课外活动期间,不得出现无故缺指导教师情况,更不允许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活动。对于无故缺勤情况,学校将定期通报。

篮球小组活动方案2

  一、活动目的:

  为了促进校团委组织部内部人员的交流,增进部内友谊,加强部内团结,展现组织部部员的.风采,进一步扩大校团委组织部的影响力,培养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营造团结向上的氛围,通过比赛培养体现同学们团结合作精神,特此举办此次部内篮球赛。

  二、活动主题:

  xx杯沈阳工业大学校团委组织部部内篮球赛

  三、活动时间:

  待定

  四、活动地点:

  新校区南区篮球场

  五、参赛方式:

  以部门为单位,每个部门2支队伍,每支队伍4—5人(3个主力其余替补)。部长以上级出两支队伍。每支参赛队要有3名以上的女拉拉队员参与中场活动。比赛采用淘汰制,赢一场比赛即进入下一轮,输一场则直接淘汰。共12支队伍

  六、活动流程:

  1、比赛前期由各部门组织报名,由部长统一上报主席团,然后由秘书处组织统一进行抽签排序。

  2、比赛开始前布置比赛场地,准备好前期工作。(按人力资源中分工)

  3、赛前运动员熟悉场地并进行热身,以免比赛中拉伤,各队长参与抽签。

  4、比赛开始前,由主持人提示对阵双方入场。

  5、比赛开始时,由主持人介绍队员入场(可以想象NBA的入场形式)。各队到齐后联合啦啦队统一喊口号,为自己呐喊。

  6、比赛开始后参赛队分上下半区分别对阵,对阵形式按对阵表。队员身着赞助商统一的服装(有助于为赞助商造势)。每场比赛规则按《三人制篮球赛竞赛规则》执行。

  7、每场比赛中场休息时,由每队女队员和本方啦啦队中两名女生在3秒区定点投篮,每人五次每进一球得一分,全部结束后所得分数算入球队总分。

  8、每场比赛结束后,要与对方球员握手或拥抱以表示友好,并向拉拉队员致意。

  9、每场比赛后,由主持人宣布结果,并由大会记录。

  10、第一轮预赛,每个小组3支队伍打循环赛,分别抽签有一支队伍轮空,另外两只对抗。决出四强队伍。进行重新抽签分组,分别对抗。

  11、半决赛中两支失败的队伍决出三、四名。

  12、半决赛中两支胜利队伍决出冠、亚军

  组号

  1、抽签内容

  2、每场比赛中场休息时,可以有赞助商进行自我宣传或比赛失败队表演节目。

  3、比赛中若出现打架事件无论轻重一律开除组织部,并交予公安处处理。

  4、每场比赛可以选一个主持人对选手进行介绍。活跃现场气氛,促进相互认识。

  5、活动最后根据个人数据评选出一个“投手”,一个“优秀组织者”给予奖励(可以是证书)

  6、赛后组织合影留念

  7、各部员注意自己带伞,以免中暑

  8、各啦啦队只能给自己队加油,不允许为对方喝倒彩。

  对阵表:

  七、资源需要

  1人力资源

  1、裁判1人/场,计分及犯规次数2人/场

  2、主持人2名(部内选择)

  3、赛前布置赛场各部出人(市场拓展、活动策划:座椅和比赛器具的搬运。

  秘书处:各部门签到。

  信息宣传:条幅展板的布置。维持会场秩序

  技术控制、秘书处:现场器材的看管,布置会场。)

  4、颁奖礼仪(决赛)

  5、打扫会场各部出人(集体参加)

  6、比赛当天各部出人接站。

  7、各部门出人领水

  2、物力资源

  1、海报、条幅、展板、喷绘

  2、座椅(位嘉宾及主席团提供座位)

  3、大遮阳伞

  4、比赛用球10个

  5、记分牌,裁判用哨

  6、比赛用水

  7、比赛服装

  8、证书两个

  9、喇叭(能有几个)

  10、打扫卫生工具

  11、奖品

  12、照相机或摄像机

  13、义卖时的桌椅

  14、队长袖标

  15、音响,锣鼓

  16、彩旗(可以为商家宣传)

  17、会旗

  18、犯规记录本

  19、围场地的彩旗(三角形的那种)

  20、比赛用的抽签纸、箱

  21、准备创可贴等应急药品

  三人制篮球赛竞赛规则

  除本规则明确规定外,其他一律按中国篮球协会审定的最新《篮球规则》执行。

  第1条

  1-1比赛双方报名为5人,上场队员为3人。

  1-2每场比赛30分钟,分上下半时各15分钟。(决赛阶段除外:时间为40分钟,分上下半场各20分钟。)

  1-3除半决赛、总决赛外,比赛在最后1分钟前,除暂停、球员受伤(需替换时)停止计时表外,其余情况均不停表。比赛至最后1分钟时,中篮、犯规、罚球、违例、暂停、球员受伤(需替换)等均停表。

  1-4半决赛、总决赛中,比赛中犯规、罚球、违例、暂停、球员受伤(需替换)等均停表(最后1分钟,中篮也需停表)。

  第2条比赛开始

  2-1双方以掷硬币的形式确定掷界外球。

  2-2某队以掷硬币的方式获得掷界外球权后,在随后的所有跳球情况和决胜期比赛开始都将采用球权交替拥有的规则。

  2-3比赛开始,在掷界外球区域(中圈弧线内)掷球入场,球被场上队员触及时比赛开始并开动计时表。

  2-4如果某一球队在场上准备比赛的队员不足3名,比赛不能开始。在预定比赛时间开始后5分钟,球队不能到场或不能使3名队员入场开始比赛,则该球队被判因弃权而告负(比分计为5:0)。

  第3条攻守转换、掷球入界

  3-1每次投篮命中后,都由对方掷界外球。

  3-2所有交换发球权的情况(如违例、界外球及投篮命中后)均在掷界外球区域发球,发球队员必须将球掷给队友(不能递交),不能直接投篮或运球,否则为违例。所有掷界外球的情况都必须在掷界外球的区域(中圈弧线内)由裁判员递交球。

  3-3守方队员断球或抢到篮板球后,必须将球运(传)出3分线外,(持球队员的双脚必须踏在3分线外)方可组织反攻,否则判进攻违例。

  凡在本条攻守转换中出现的违例,交换掷界外球权。

  第4条违犯

  4-1 24秒违例的规则改为20秒。

  4-2比赛中,队员个人技术犯规和侵人犯规累计达4次,以及个人技术犯规累计达2次者将被罚出场。被罚出场的队员本场比赛任何情况下不得再重新替换上场。

  4-3每个球队每场比赛犯规累计达6次则由对方执行2次罚球。

篮球小组活动方案3

  一、指导思想

  兴趣小组活动目标开放,不以知识为唯一目标,强化“过程”意识,淡化“结果”意识,收获在于学生各方面的锻炼、提高、创新,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活动中感受欢乐有趣,增长才干。在活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生存、关注环境、关注学习、关注发展,通过探究、交往、创造等实践活动的体验,促使学生结合现实生活、实现对体育文化的吸收、体育技能的运用和思维的创造。篮球发展到现在,已不仅仅是一种体育活动,而是成为了一种文化,特别是美国的“NBA”,已经被广大中国球迷所接受,也影响到了小学生。从“生活体育,体育生活”的角度出发,在篮球的活动中适时、适当开展“NBA”篮球欣赏和模仿活动,是小学生活动的一种补充,是符合体育新课程理念的。

  二、教学目标

  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从活动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加强体育教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体育活动的实用性。让学生在游戏情景中学习篮球技能,提高体育欣赏能力,发展学生手臂力量及身体协调性,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营造合作学习的氛围,让学生通过相互观察、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评价,不断提高动作质量,培养学生的自学、自练能力、合作意识、竞争意识和交往能力。

  三、学生与教材分析

  1.

  学生

  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肌肉弹性差,小肌肉群比大肌肉群发育较晚,他们的骨骼、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他们的合作意识逐渐加深,对团体竞争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注意教师和同学对自己的态度,并通过语言或表情来表现自己的情绪。同时他们具备小学生时期的年龄特征,爱玩、好动、模仿力强、注意力容易分散、比较能够接受语言激励。

  2.

  教材

  在本次活动安排了以欣赏、模仿和比赛为主的教材,并以综合游戏、篮球游戏合作拓展游戏进行辅助教学。

  四、教材重点、难点:

  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进一步提高的篮球的基本技术,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篮球技术的掌握和对比赛的理解。

  五、教法与学法

  1.

  多媒体教学

  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进行授课,教学中教师的动作讲解与示范直接播放给学生听与看,对于重点与难点进行反复慢放,并用特定的声音、图象显示,突出重点与难点,让学生直观、主动、立体、全面的掌握动作,提高教学实效。当“智能化”与“网络化”融合一体,则现代化教学如虎添翼,相得益彰,功能奇妙。

  2.多学科整合

  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必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这样,使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发挥,并且很好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审美教育,从而充分发挥了体育教学的综合效应。

  3.个性化学习

  力求在本次活动中目标分层化、组织游戏化、学生个性化。学生在练习中有了更大地选择,学习方式可以选择,器材可以选择,方法可以选择等,学生拥有了更大的自主权。

  4、游戏化教学

  抓住儿童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运用游戏比赛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玩中学、赛中练,进而达到提高动作技术能力的目的。

  总之,为了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而努力!

  周?次

  授??课??内??容

  第一周

  熟悉球性:抛球、胯下“8”绕球

  第二周

  熟悉球性:背绕球、双手相互传球

  第三周

  传接球练习:两人近、远距离传球

  第四周

  传接球练习:三人相互传接球

  第五周

  熟悉球性:左、右手运球。

  第六周

  熟悉球性:运球绕障碍跑。

  第七周

  运球:绕“8”字跑、左右交换跑

  第八周

  运球绕障碍跑、接球跑

  第九周

  追球跑、跳起接球

  第十周

  投球练习:手形讲解、徒手练习

  第十一周

  运球绕障碍跑、接球跑

  第十二周

  近距离投篮

  第十三周

  投篮练习:分组进行投篮比赛

  第十四周

  运球绕障碍跑、接球跑

  第十五周

  投球练习:手形讲解、徒手练习

  第十六周

  运球绕障碍跑、接球跑

篮球小组活动方案4

  活动名称:

  118班三对三篮球赛

  活动时间:

  20xx年3月20日下午3:00

  活动对象:

  118班所有成员

  活动形式:

  文体活动

  活动地点:

  篮球场

  活动目的:

  为同学打造一个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充实大学生内在素质,展现大学生的运动风采,促进篮球爱好者之间的交流。

  第一组织者:程刚刚

  主要组织者:高飞鸿、张鹏、冯通

  活动过程:

  一、活动宣传

  首先由宣传委员像班里的同学宣传此次活动,并鼓励同学们积极报名参加。

  二、报名

  想参加活动的同学可以到负责人处报名,负责人要把报名参加的同学进行分组(通过抽签的方式)。

  三、举行活动

  在规定的时间里组织委员组织同学们到达指定地点等待,待所有人都到场后,参赛的同学先进行热身,然后有裁判宣布活动开始,比赛过程中不参加比赛的同学,当拉拉队,向他们加油助威,后勤同学负责像参加比赛的队员提供水和毛巾。

  四、活动结束

  活动结束后由生活委员带领大家整理比赛场地的卫生,然后再离开。

篮球小组活动方案5

  一、指导思想

  经典诗文是我国文学宝库的瑰宝,源远流长。它积淀着智慧的结晶,映射着理性的光辉,对于塑造少年儿童的灵魂,增强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无与伦比的作用。为深入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创建良好的班级文化,结合我班学生实情,特制订“亲近经典,美文诵读”活动方案,利用多渠道、多形式的活动平台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诵读经典的诗文,切实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性情、改变学生的气质、滋养学生的人生。

  2.通过诵读经典的诗文,积累精美的语词句段,进而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三、活动内容

  《小学生必背诵古诗》(本学期20首)

  四、具体方法与措施

  1.认真组织每周诵读活动,坚持与学生共同进行诵读。

  2.争取充分发挥家长作用,督促学生每天回家进行30分钟经典诵读活动。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积极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五、预期成果

  1.会熟练诵读本学期活动内容,通过诵读,培养学生良好诵读预感和语文素养。

  2.营造良好的班级读书氛围,培养学生“爱读书、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