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61范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文档 > 工作总结

一年级班主任期末工作总结3篇(九年级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时间:2024-03-18 12:10:54 工作总结

  为了便于自己在工作中更好的积累工作经验,我们有必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总结。那么如何写好一份工作总结呢?下面是范文网小编收集的一年级班主任期末工作总结3篇(九年级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班主任期末工作总结3篇(九年级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

一年级班主任期末工作总结1

  第一次正式当老师,也是第一次带班,而且还是一年级,说实话,才开始很累很累........当中有想过放弃,想过甩手不干了。不过幸好,我还是坚持下来了。因为是应届毕业生,所以没多少经验,不过我有耐心、肯学。回顾了一下这半年,收获还是不少。所以在这里,我主要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常规习惯,常抓不懈

  凯恩斯说: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是至关重要的。由于一年级学生的自觉性和自制力比较差,有些习惯是需要你来提醒一遍又一遍的,就像我们记英语单词一样,一段时间不去提醒他们,他们就会忘,所以这时就需要班主任做耐心细致的工作、不能操之过急。

  一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动作很慢,现在冬天又来了,所以早上起床铃一响到集合的这段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是比较紧张的,所以从一开始我便让他们养成在睡觉之前一定要把第二天要穿的衣服、鞋袜准备好挂在床头的这样一种习惯。

  前面一两个月确实是每晚都需要提醒、督促他们好几次,不过随着他们习惯的养成,我提醒的次数也慢慢减少了,直到现在,一般都不需要我来提醒,他们便会在九点熄灯之前就把所有的衣物准备好了之后再睡。

  二、人人成为班级小主人

  每一个孩子都是班级的一份子,而孩子的心灵就像一块块绿洲一样,需要阳光雨露的滋润,需要关怀体贴来温暖,这样他们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在班干部的竞选上,我会打破常规的惯例,采用半个月竞选班委,让每个学生都能当一次班委,都能体验当班委的快乐与困难,要让他们明白当班干部的辛苦和难处。就拿一年级的刘新闻来说,因为年龄小,自控力差,才开始他每次在我课上,到后半部分不是睡觉就是自己玩自己的,基本不怎么配合我。

  有一天,他突然主动和我说:“老师,有没有音乐委员啊?我可不可以当音乐委员啊?”我说:“你要是想当的话就有,但不是人人都可以当音乐委员的,而且当音乐委员的话在课堂上是需要给同学们做一个好榜样的!”新闻犹豫了一下,然后点头。也就是在那时候开始,他上我的音乐课都非常的认真,而且有时候还会帮我提醒其他的同学。有时候我还会以此来激励他,表扬他,这个时候他便会更加的认真。或许这就是一种存在感的给予吧。

  三、耐心教育,以表扬为主

  爱听表扬是儿童心理特点,表扬运用得恰当,学生的积极因素就会像原子裂变一样发生连锁反应。以前每次上课铃一响,学生总是不能安静的坐下来,还在打打闹闹,才开始,我是很严励的批评他们,可是每次效果都不怎么好。

  后来我便换了一种比较柔和的方法,有一次上课铃一响还有好些学生还没坐好,然后我看着已经坐的端端正正的周xx和梁xx大声说:“要表扬梁xx、周xx,他们是坐的最好的。不知道还有没有和他们一样坐的好的其他同学啊?”然后不超过两秒,所有的同学齐刷刷的一下就安静下来了,而且坐得比以前任何一次都直。

  其实人都是有自尊心的,转移表扬有批评的作用,而且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批评。而且这种寓批评于表扬之中的做法有利于同学之间相互学习,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

  四、以爱导航,用真爱去感染他们

  童心是一颗由父母用爱的乳汁哺育而成的晶体,对爱抚情感的渴求是每一个青少年学生的心理需要。这个我是感受颇深的。才开始一年级最让我头疼的就是徐扬、刘新闻、李至善,他们三个或许是因为家庭原因,都是比较任性,缺乏安全感,自主性相对较弱,后来经过和他们聊天,做游戏等一些活动来加深和他们的情感,并且发自内心的去爱他们,接受他们的自身不足,慢慢的便也发现了一些去柔化他们性格的方法,而他们对我也更加信任和依赖了。

  虽然从开学到现在,改变的地方不是很多,但是现在至少能够恩威并施了。其实就一句话,只要你相信你的学生是好的,他就真的是好的!

  回首这半年的工作,几多感慨,这其中有不少经验,但也有不少的教训。如果问我这半年来的感受的话,我会说,很累,但很充实,我可能不会成为名师,但我会用我的真心、爱心、热心去对待我的每一位学生,永不放弃!也非常感谢xx这个平台能给我一次这样成长的机会!

一年级班主任期末工作总结2

  一年级下学期工作接近尾声了,回顾起来这些孩子们已经由“小不点”成为真正的小学生了,是校园生活中的一个起步阶段,很多的习惯都在将来的学习生活中起到无足轻重的作用。下面就本学期的工作谈一谈。

  一、重视培养孩子们的行为习惯

  各种习惯的养成是形成良好班风班貌的基础,一年级则是良好习惯养成的最初时期。我觉得培养良好的习惯关键是要培养学生的'习惯意识,使他们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如果一个班级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学生会在各方面得到提升。对于这一点,我一直在努力中。因为我觉得孩子们要做到这点,真的很难。多数小孩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我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采用各种比赛来巩固学生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我开展各种方法来激励孩子们,比如我会观察孩子们的优点,坐姿好的,上课表现积极的,讲卫生等等我都给他们排排名,让学生感觉到他们有一些方面是值得肯定的,提升他们的自信心。但尽管如此,我们班到现在还仍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上课认真听讲、回家自主作业、预习等,还需要在下学期进一步的加强。

  二、表扬孩子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表扬的效果是非常好的。平时,我会在跟他们聊天的时候告诉他们:“你又进步了”,“你的字越写越漂亮了”;课堂上经常对他们说:“你真棒”!“你学得真快”!“你说的真好”!……当我和家长交流时,经常听他们说起,孩子们回家说老师又表扬他什么了,一脸兴奋,然后那几天表现就会特别好。

  班里多数同学都是这样,特别好的时候一定是老师表扬多的时候,只要老师说你有进步了,他就表现得比谁都好,上进心也很强。但是,这种周期性很强,易反复,针对每一种孩子的特点,还需要不断的探索适合每一个人的方法。

  三、重视后进生转化工作

  对于后进生,不歧视他们,善于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激励他们一步一步自我完善。我班有几个后进生学习成绩很不理想,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经常不交,课上、课下纪律不能保证。对于这样的孩子如果只是批评、指责,他的自信心肯定会越来越少,甚至还会自暴自弃。我注重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多鼓励他们,下课进行个别辅导,对于他们身上的每一点进步,我都及时予以鼓励,培养他的自信心。

  四、加强与家长间的交流

  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我常常会通过短信平台与家长们交流。把学生进步与不足的一面告诉家长,家长们也会配合我们,共同促进孩子的进步。从而,有效的发挥家校合作的桥梁作用。

  通过一个学年的班集体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如在差生的转化上还不够细致;班级常规管理上还不够健全;学生的各种习惯还没有养成好。以后我将全力以赴继续努力,让每一位学生生活在团结的集体中,在集体中健康全面的发展,把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一年级班主任期末工作总结3

  一、一些做法

  1、认真做好前期工作总结,和二册教材培训,保证实验稳步发展。寒假期间,教研室组织任课教师,进行了培训。培训中,布置了典型个案发言(9人次)、论文交流、专家讲座以及教材教法分析等。老师们通过这些不同的形式,总结人来推进是不行的,必须要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因此,就必须为老师们提供一个研究的载体。否则,老师们还会用以前的方法,来教现在的教材。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就失去了实验的意义。

  2、出于上述考虑,在实验中,我以“任务驱动”的方式,让老师们确定专题,为其自我发展,搭建平台。首先,我组建了课题组。组建的办法是:老师自己报名,只要有愿望,愿意在课改中展开研究,就可以报名。结果70余名教师报了名,老师们积极性很高。占全部实验校(35所)的63%。本学期末,准备进行专项总结。

  3、加强实效,组织课题中心组献课活动,促进实验的深入发展。(因课题组过于庞大,我又在此基础上,确定了20人的课题中心组。)本学期,课改的任务很重。要进一步的学习、贯彻新理念;要进行二册教材的使用实验;并要进行评价方案的实验;及专题的研究等。为了完成上述的工作任务,我区组织了课题中心组献课的活动。组织课题中心组成员(20人),每人献课一节。献课过程向全区任课教师开放,自愿参加听课、评课。活动中,老师们通过听课、评课,思考新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贯彻与落实,并观摩、研讨教材的使用;通过自评、他评等形式,来学习和使用基教研中心的评价方案;结合献课活动,进行短期专题的研究。我们把这次活动的专题定位在“计算教学”的研究上。通过研究,找出了计算教学低年级的一些方法,确定了基本思路:积累表象→发展思维→形成技能,并拿出了研讨课,在全区展示。另外,本学期,我区还完成了全市研究课、与XX区交流研讨等任务。

  二、课改以来,课堂的变化

  1.课堂教学气氛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一年的课改,我区一年级课堂教学的气氛,与以前相比有很大变化。以前的课堂,教师总是认为学生不懂事,尤其是一年级学生,主体意识差,所以更多的是指令性语言。学生的一举一动都是在老师的指令下,这样直接导致了课堂气氛沉闷。现在的教学,老师们认识到了学生的重要,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让学生轻松、自如地学习。现在的课堂,老师的指令性语言越来越少,而与学生商量、征求学生看法的语言越来越多,批评性的语言在很多学校的很多班级中已经绝迹,激励性评价已深入人心。

  2.教师的教学方式有了根本性转变。原来的课堂教学,教师更多的思考知识如何传授,强调知识的完整,是以教知识为目的的。教师把学生看作客体,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现在,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情况。绝大多数老师能从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出发(即从学生共性特征出发),并有一些老师能针对本班学生情况,以及本班学生中的个别学生情况出发(即从学生的个性特征出发),来设计课堂教学,使教学过程更具有针对性。另外,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思维,关注学生的情感,把知识的积累、技能的形成作为学生的发展要素来看待,而不再是关注知识的本身。

  3.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较大的转变。随着课改的进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从传统的接受式,转变为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为学生的学服务。

  4.教学模式发生了变化。随着“情境化课堂教学”专题的实施,课堂中教学的情境化已得到落实。从情境的组织形式上,老师们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的形式。一些老师在教学“计算”或其他思维密度较大的内容时,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采用“并列式”方式组织教学(多个情境依次出现,相对独立),通过不断变换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而在一些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课中(如统计等),则采用“因果式”组织形式,即后一情境的出现是前一情境的结果(或说由前一情境推出后一情境)。从设计情境的内容选择上,老师们紧贴生活,有的就从身边找素材,有的则直接组织学生活动参与,有的则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如一位老师在加法的教学中,与今年春季北京沙尘暴相联系,设计了环保主题。)从情境使用的目的上,有的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调动学生积极性;有的老师创设情境,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习兴趣;有的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操作,获得自我发展……总之,随着课改的实施,课堂教学已摆脱了原来那种严肃、死板的模式,一种活泼的、充满童趣的、更为贴近学生生活的课堂模式,正逐渐形成。